楼主: 会心一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队伍人数与事故的逻辑关系,请大家的讨论

[复制链接]

0

主题

44

帖子

22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41#
发表于 2013-11-14 13:58:42 | 只看该作者
猫小扑: 刚才看到的某驴友总结的教训,感觉很对:
教训:
一、活动应标明难度,明确告示达不到者不能参加;
二、网站应要求会员标明自己以往参加过的活动,以便领队分辨
非常好

0

主题

44

帖子

22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42#
发表于 2013-11-14 14:00:08 | 只看该作者
老板凳: 月下门的领队都很负责,成为月下门的一员感到荣幸。其实人多人少也不是关键因素。关键是司马台太险。客观的说司马台确实不适合太多人参加,理由如下:1.冬天黑的
同意

12

主题

5326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434
43#
发表于 2013-11-14 14:56:10 | 只看该作者
加冰: 简单滴从数学上来看, 事故发生概率似乎与队伍人数多少有一定关系, 事实却完全相反。 我觉得活动的难易程度才是事故率唯一的因素,正确评估自己,安全不能放在
好!周日都来参加我的香八拉吧

94

主题

263

帖子

64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
44#
发表于 2013-11-14 15:05:0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说的这7个事故,我说几句人数与事故的关系。这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有关。
1.群山中迷路
a.一两个人进山迷路容易发生事故。
b.没有跟上队伍的人(包括自认为走的方向是对的人)迷路,特别是一两个人容易发生事故。
c.人多的队伍迷路,由于目标大等等因素,可以得到快速的救援,降低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2.过急流险滩.悬崖峭壁(司马台单边墙事件)等非常危险的地方
  不管人多人少经过这样的地方就容易发生事故,越靠近那里就越 危险,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就越大,甚至丧命。
  举个例子说吧:明知山中有恶虎,还要向着虎山行。结果有两个a.有人被老虎咬死。b.胆战心惊侥幸的走出了虎山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45#
发表于 2013-11-14 15:37:37 | 只看该作者
会心一笑: 谢谢建议。以后危险路段肯定会控制人数,我想表达的是队伍规模不是决定是否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而队员是否肯互相帮助、队员不脱队、服从领队对路线安排才是安全的
能那么多人跟随你其实很说明问题了,我只是看了这个担心你会为了别人的指责意气用事,相信你会是一个好的领队的。司马台我去过,环形穿越路线,2个半小时不到就穿完全程了,真的不是线路多么的危险,而是现在的驴友都太疯狂了,见过好几次新人一上来就高危大强度路线最后受伤的了。也很感谢你回复我的发言,跟你们队伍碰面过好几次了,但是一直没机会一起走,希望以后有机会一起活动!

1

主题

175

帖子

50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33
46#
发表于 2013-11-14 15:53:57 | 只看该作者
笑队我觉得你也应该反思下为什么你的人格魅力这么迷人呢???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6:13:4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默契: 校队的活动 的魅力 事实人数可以证明的, 领队们一定要把 安全意识随时随地的传达给参与者。我和朋友第一次参加 校队的活动后就喜欢校队的风格了 ,就踏踏实实的
谢谢支持!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6:14:15 | 只看该作者
随便路过: 能那么多人跟随你其实很说明问题了,我只是看了这个担心你会为了别人的指责意气用事,相信你会是一个好的领队的。司马台我去过,环形穿越路线,2个半小时不到就
欢迎有机会一起走

0

主题

18

帖子

4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3
49#
发表于 2013-11-14 16:15:24 | 只看该作者
怀柔石头: 赞同
+1

7

主题

764

帖子

59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7
50#
发表于 2013-11-14 16:30:24 | 只看该作者
小灰: 同意,类似这种人多的时候就进度缓慢的情况,显然人多人少的因素是影响整体队伍的。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出事的概率上,所以我认为是有影响的。毕竟,人少了好管理
的确是人好了好管理,如果是大队人马,就要相应地、成比例地增加领队的人数,通过一个个的节点,把所有队员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提高对整支队伍的控制能力。
看到楼上各位的评论,由衷欣慰。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