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是居庸关外的一座孤峰。因为其独立于周围的平原,而有“参天一柱”之说。山脚下的鸡鸣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评为100处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之一。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康熙皇帝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鸡鸣山顶现存一石碑记载:“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山。” 鸡鸣山是佛、道、儒三教文化并存地,山上最早的庙宇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鸡鸣驿。它始建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驿站,更是曾经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见证过无数策马传书的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