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节怒江·大峡谷秘境风光、丙中洛原生态民俗深度探索之旅

领队名称:
活动类型:
旅游
活动时间:
2017年01月28日 11:23 - 2017年02月02日 11:23
活动地点:
云南   怒江傈僳族州  
活动费用:
3800 费用说明
集合地点:

1、01月27日 11:23 昆明或大理集合

需要审核:
不需要
  • 活动己经结束

【景点介绍】
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是一个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沿着大峡谷溯怒江北上,滇藏线古老的驿道上,似乎还能追寻到昔日马帮的痕迹。多种宗教在这里融合,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当你走进这里,走在千年的茶马古道上,看到了绝壁峡谷中奔腾的怒江水,座座高大漂亮的教堂、寺庙,田野间恬静安然的村舍,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壮美的雪山,你便会沉醉在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中

怒江从青藏高原跌跌撞撞一路下来,翻山越岭,切壁穿岩,似乎也累了,倦了,遇到这宽阔的山谷,脾气也变得温顺平和,淤积起一个富饶,美丽,温婉的潞西坝子江边沙滩很有韵味,绿绿的江水如丝绸般的沿着沙滩缠来绕去,两岸台地大片大片蕴含生机的翠绿色是小粒咖啡园,间或还有芒果桂圆热带经济作物

怒江全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滇西北边陲角落,是云南北上西藏和西进缅甸的重要通道,自然景观奇特壮丽,集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三项桂冠于一身, 这里雪山连绵高耸,江河奔腾咆哮,有世界上最壮观的高山大峡谷群,造就出世界级地理地质奇观。
活动亮点:
1、中国最后的茶马古道
2、美如仙境一般的原生态美景
3、体验民族特有的手抓饭、同心酒迎接仪式
4、人神共居、自然奇地——丙中洛
5、探秘白云深处的桃园秘境——秋那桶、五里村
6、每年一次的千人澡堂会
7、被称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第一湾
【集结散队时间】
2017年1月28日昆明集结——2016年2月02日大理散队
【活动价格】3800元/人
【活动天数】共6天
【活动方式】半自助特色文化旅行
【交通方式】昆明集结+火车硬卧往返+全程空调车跟随
【计划人数】男女不限,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参加!因为当地接待条件有限,参队人数将受到限制。
【报名截止日期】名额报满后会提前封队。
日程安排:
1月28日(大年初一):昆明集结,火车前往大理
1月29日(大年初二):大理—福贡(怒江大峡谷、澡塘会会址、老虎跳峡谷、飞来石)
1月30日(大年初三):福贡—丙中洛(石月亮、怒江第一湾)
1月31日(大年初四):丙中洛—福贡(茶马古道、五里村、秋那桶)
2月01日(大年初五):福贡—大理(废城知子罗、六库)
2月02日(大年初六):大理散队









2016年1月28日(大年初一) 昆明集结,火车前往大理
今天所有队员前往昆明火车站集结,我们今天晚上乘坐K9632(发车时间参考22:37分发车,次日06:22分)前往大理。
有不想坐火车的队员,今天可以到大理集结(住宿、交通自理)。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大理是一个很悠闲的小城,是中国十大自助小城之一。大理集结的队员可以去游览大理的苍山洱海、大理三塔、或是逛逛大理小巷去寻找最独特的美食。也可三五好友一起泡在酒吧里去静静的享受那冬日里的阳光。自由地去放飞自在的心,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朋友们,让我们陶醉在这“风花雪月”的大理吧。。。
大理最好的餐厅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要品尝大理美食可前往古城中的护国路,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厅在这里随处可见,在护国路上,许多餐馆兼售中西餐,可以品尝到云南风味的菜肴以及当地的白族菜,其中以拥有白族“三道茶”及藏族“酥油茶”而驰名海内外的太白楼堪称代表。
注:由于现在春节昆明到大理车次还没有出来,所以暂定昆明到大理火车车次为K9632,但俱乐部今天所用的火车肯定是晚上21点以后的车次,所以所有队员请于今天最晚20点前务必抵达昆明!

2016年1月29日(大年初二) 大理—怒江大峡谷—澡塘会会址—老虎跳峡谷—飞来石—福贡(约375公里,全天行车约9个小时)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了世外桃源探寻之路—怒江大峡谷。今天的路比较长,请各位队员做好心里准备,一路上欣赏着云南的景色,沿途观峡谷风光,傈僳族村寨里的飞渡溜索是怒江境内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原始交通工具。在车外,路越来越艰险,景色却越来越壮丽,人也越来越少。经滇西重镇大理向西行200多公里,翻过分水岭垭口,顺一个高山耸立中的狭缝走一个小时,面前便是急急奔流的怒江。途中我们会经过傈僳族澡塘会址、怒江大峡谷风光、老虎跳峡谷、神奇的飞来石,今天晚上我们就住在福贡。
晚餐大家可以自由结伴去品尝傈僳族节日盛餐“手抓饭”,参加“同心酒会”是怒江大峡谷中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傈僳语叫“知伴多”、“双杯打”或“多杯打”。吃完手抓饭傈僳姑娘手捧斟满米酒的竹杯,一边唱着祝酒歌,一边真诚地邀请客人共饮“同心酒”。傈僳族有这样一句谚语:喝了“同心酒”,走遍天涯海角都是朋友。悦耳的歌声,曼妙的舞姿,伴着傈僳儿女怒江般奔涌的热情入睡吧。
本日精彩:怒江大峡谷、澡堂会址、老虎跳峡谷、飞来石
备注:今天公里数虽然在375公里,但是云南的路比较难走,再加上要去景区,所以9个小时不全是在行车!

2016年1月30日(大年初三) 福贡—石月亮—怒江第一湾—丙中洛(约155公里,行车约5小时)

早餐后乘车前往丙中洛。沿途可以看到峡谷地质奇观石月亮、独秀江中松、怒江第一湾、丙中洛远景。观千里怒江第一湾,怒族石板房,桃花岛,丙中洛。丙中洛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怒江大峡谷生态类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度至中国的“驼峰”航线必经之地,是目前在茶马古道上唯一一条仍沿怒江北进西藏有马帮运输的通道,也是怒江大峡谷与滇中--滇西的“旅游走廊”腹地中罕见的冲击坝和怒江大峡谷中罕见的开阔地。村寨家家户户是石板房、村寨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他们各自信仰着天主教、基督教、喇嘛教和不知名的原始宗教。这个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更是我们今晚入住的地方!
本日精彩:石月亮、独秀江中松、怒江第一湾、远观丙中洛

2016年1月31日(大年初四) 丙中洛—茶马古道—雾里村—秋那桶—福贡(约189公里,行车约7个小时)

今天我们开始徒步滇藏茶马古道进入雾里村,感受最原始自然风光,田园风光、怒族石板房,巩当神山,感受世界最美的生态村—雾里村。雾里村,又名五里村位于云南怒江州丙中洛乡那恰洛峡谷中一个缓坡上,36户村民在一小块山地上造就一副天然图画。钟灵俊秀,画卷如诗,世人不见,只在深山。它藏在浓雾下,秀美而又神秘。四十一户农庄傍水而居,悠然自得!
下午我们还要进入梵天净土—秋那桶。秋那桶,落入凡间的如画小寨。这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秋那桶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众多,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茶马古道、麦田、木墙石板屋,白云炊烟袅袅,雪山山顶若隐若现。阳光影照,蓝天是永恒的背景,衬托这如画的美景,好一幅世外桃源的风光。
如果有不想徒步的,可以选择在丙中洛客栈睡到自然醒,享受慵懒的时光,喝喝茶,晒晒太阳!等待徒步的队员回来,我们一起返回福贡!
本日精彩:徒步茶马古道、雾里村、秋那桶

2016年2月01日(大年初五) 福贡—废城知子罗—六库—大理(约375公里,行车约9个小时)

早上福贡出发前往废城知子罗,在怒江,知子罗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它曾记载了一段历史,曾有过耀眼的辉煌。知子罗城建在坡之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其西北有一个"望江台",台上建有一座八角亭,登亭了望,三百里峡谷奔来眼底,蔚为壮观。登上雪山峰顶,如果天气晴好,还可看到一山(碧罗雪山)两江(怒江、澜沧江)的壮丽景观。在这里我们用相机记录这被人遗忘的废城,拍摄八角楼图书馆、老姆登基督教堂、灯光球场电影院、邮局、县委大院,离开这里后我们继续沿怒江大峡谷返回大理住宿。
明天就是散队的日子了,让我们在大理最后一次在一起聚餐(费用就AA吧),互留联系方式,我们期待与你再一次的重逢。
本日精彩:被遗忘之城—废子罗拍摄

2016年2月02日(大年初六) 大理散队

今天我们在大理散队,还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继续在大理闲逛、泡吧。其他想返回的队员可以返回家乡了,大家依依不舍,相约下次再聚首。
备注:如有队员今天务必要返回昆明,我俱乐部可帮忙代订大理—昆明返程火车,具体车次可咨询领队查询。

费用包含:
1、昆明—大理火车硬卧、全程正规旅游巴士(根据人数,安排车型)
2、全程的住宿:火车一晚、大理标间1晚、丙中洛标间1晚、福贡标间2晚
3、全程景区门票(自由活动景区除外)
4、旅游人身意外险
5、探索者领队以及熟悉当地的向导
6、领队、司机、向导食宿补贴

费用不含:
1、出发地至昆明集结大交通、大理至出发地大交通
火车票:www.12306.cn铁路客服中心
飞机票:www.qunar.com去哪网
2、全程的餐饮自理
3、个人消费

注意事项:
1、请各位队员带好身份证
2、持有记者证、军官证、学生证、伤残证、老年证、导游证等特殊证件,在买门票时向领队出示,如有优惠,领队现场以现金方式退还
3、请严格遵守领队的安排
4、若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塌方、堵车、天气恶劣等)导致行程受阻,我公司有权更改行程
5、请各位队员保管好自己随身物品,如有遗失责任自理

衣着提示:
春节去怒江适合带春秋季的衣服,白天可以穿一件长袖,早晚要配一件外套。羽绒服就不用了,毕竟云南是四季如春的地方。鞋一定要户外鞋或者旅游鞋,舒适,轻便。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洗漱用品以及拖鞋,有些地方的住宿不如宾馆,更不会准备一次性拖鞋。其他提示可参考集结通知 。

报名须知:
1、活动报名截止时间: 人满提前封队,参加本次怒江少数民族探寻之旅的队员将会受到人数上限制,参队报名不接受口头预定,按报名时间先后进行录取,对于此次因人数限制未能参加活动的朋友我们深表歉意!
2、全国队员请自行选择交通方式到达昆明,请提前自行预定前往昆明大交通。我们将统一在昆明酒店集合(昆明为云南省首府,具体车次、航班请自行查询)。
3、在活动中如果出现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例如道路出现大雨封路,或者在旅行中发生航班延误或火车晚点导致活动不能按预先计划进行,我们将采取备用方案,会对线路景点进行微调,但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旅行质量。

部分景区介绍:
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总面积达2945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东西最大横距达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270多公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库:
云南省怒江自治州有个六库镇(泸水县境内,怒江首府),当地有个大名鼎鼎的”跃进桥温泉“,因每年春节举行的“澡堂会”而出名,六库东依碧罗雪山,西靠高黎贡山,怒江纵贯其间,江东是政治商业中心,江西是文化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就设在这里。白族人说,过去这里是珍禽异兽穴居的地方,土司官常在这里下扣打鹿所以叫“鹿扣”。“鹿扣”是“六库”的谐音,这是一种通俗词源学的比附。汉族人说,这里周围一共有六座山峰,峰峰都有宝藏,共有六个宝库,因此称为“六库”。很明显,这是望文生义的牵强附会。而较早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则说,这里常常遍地冒水,地下有龙潭,所以叫龙洞(龙洞傈僳语为lut ku,汉语音译为六库)。不同的说法都有不同的依据,不过它们也仅仅只能证明六库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而已。
六库——这个过去瘴气弥漫之地,如今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每当夜幕降临,沿江两岸的楼房建筑和灿烂的灯火倒映怒江,泛起闪闪光波,犹如一幅幅恬静优美的夜景画,凡是到过这里的游人无不赞美这峡谷的新城,怒江的一颗明珠。

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全乡国土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
丙中洛境内有国家级4A景点3个,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和丙中洛田园风光,省政府批准的一级景点2个,二级景点6个,三级景点3个。丙中洛呈不规则四边形,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雪山5128米,终年积雪。最低海拔为与捧当乡交界处江面1430米。乡政府驻地丙中洛坝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峡谷深处难得一见的开阔台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整个坝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马洛河分割成三大块,平坝周围的石崖多为羊脂玉岩,南为贡当神山,北为石门关,南北遥相呼应,形似“相约无期”的一对恋人,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从丙中洛南边一直到大拉,形成弯弯曲曲几道弯,最大的一道弯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福贡:
"福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率段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中段。东连维西、兰坪两县,南临泸水县,北接贡山县,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142.218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724.64平方公里,辖上帕镇、马吉乡、利沙底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怒族乡等六乡一镇,57个村委会,居住着傈僳、怒、白、汉、纳西、藏等20个民族。怒族是福贡县境内的世居民族,其他各民族人口均在十五世纪以后陆续迁入。
傈僳族和怒族人民都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客人光临,常常以杵酒、烤乳猪盛情款待,主客合饮“同心酒”以示友好。傈僳族和怒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目,婚嫁娶妻,他们就身穿民族盛装,手执琵琶、笛子、口弦、唱民族调、跳民间舞,欢聚一堂,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阔时节”,更是热闹非凡。

贡山: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 °08′一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在2700—4700毫米之间,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日照时数1100—1400小时,无霜期280天。
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巳知的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目167科。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17种,素有“南北动植物的走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期原生物的避难所”、“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有色金属和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全县40%左右的面积属于规划中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核心区。由于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多民族杂居,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四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丰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使这里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和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三江明珠”。

秋那桶:
秋那桶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地处丙中洛乡最北边,距丙中洛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乡道路为通路,交通方便,距县59.00公里。南邻甲生村,北邻察隅县察瓦罗乡。辖青那、石普、初岗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99户,有乡村人口11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69人,劳动力61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17人。
全村国土面积427.61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17,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490亩,人均耕地2.99亩,林地428,713.1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傈僳族澡塘歌会:
澡堂会,又叫“春浴节”。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据说,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时间都在农历十二月至次年正月间择日举行,时间一到三天不等。
  农历正月,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一大早就带上干粮菜肴,背上行李, 到野外食宿。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 前往。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通常是长辈先洗,青年后洗。男的洗浴时,妇女们相约去备饭菜;妇女洗浴时,小伙们又背上背篓,钻进深山密林去拾柴打猎。
  参加“春浴”的人们,一般在离温泉半里左右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他们在温泉都要住上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据 说,经过这样反复洗浴,就能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中。
  每年春节,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泸水十六汤温泉洗浴,永圣洁的温泉水洗去污秽,迎来吉祥。在这里,人们通宵达旦赛歌,年轻人则交友订终生。



【报名须知】

注意事项:

1、请各位队员带好身份证

2、持有记者证、军官证、学生证、伤残证、老年证、导游证等特殊证件,在买门票时向领队出示,如有优惠,领队现场以现金方式退还

3、请严格遵守领队的安排

4、若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塌方、堵车、天气恶劣等)导致行程受阻,我公司有权更改行程

5、请各位队员保管好自己随身物品,如有遗失责任自理

衣着提示:

春节去怒江适合带春秋季的衣服,白天可以穿一件长袖,早晚要配一件外套。羽绒服就不用了,毕竟云南是四季如春的地方。鞋一定要户外鞋或者旅游鞋,舒适,轻便。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洗漱用品以及拖鞋,有些地方的住宿不如宾馆,更不会准备一次性拖鞋。其他提示可参考集结通知 。

报名须知:

1、活动报名截止时间: 人满提前封队,参加本次怒江少数民族探寻之旅的队员将会受到人数上限制,参队报名不接受口头预定,按报名时间先后进行录取,对于此次因人数限制未能参加活动的朋友我们深表歉意!

2、全国队员请自行选择交通方式到达昆明,请提前自行预定前往昆明大交通。我们将统一在昆明酒店集合(昆明为云南省首府,具体车次、航班请自行查询)。

3、在活动中如果出现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例如道路出现大雨封路,或者在旅行中发生航班延误或火车晚点导致活动不能按预先计划进行,我们将采取备用方案,会对线路景点进行微调,但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旅行质量。

部分景区介绍:

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总面积达2945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东西最大横距达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270多公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库:

云南省怒江自治州有个六库镇(泸水县境内,怒江首府),当地有个大名鼎鼎的”跃进桥温泉“,因每年春节举行的“澡堂会”而出名,六库东依碧罗雪山,西靠高黎贡山,怒江纵贯其间,江东是政治商业中心,江西是文化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就设在这里。白族人说,过去这里是珍禽异兽穴居的地方,土司官常在这里下扣打鹿所以叫“鹿扣”。“鹿扣”是“六库”的谐音,这是一种通俗词源学的比附。汉族人说,这里周围一共有六座山峰,峰峰都有宝藏,共有六个宝库,因此称为“六库”。很明显,这是望文生义的牵强附会。而较早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则说,这里常常遍地冒水,地下有龙潭,所以叫龙洞(龙洞傈僳语为lut ku,汉语音译为六库)。不同的说法都有不同的依据,不过它们也仅仅只能证明六库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而已。

六库——这个过去瘴气弥漫之地,如今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每当夜幕降临,沿江两岸的楼房建筑和灿烂的灯火倒映怒江,泛起闪闪光波,犹如一幅幅恬静优美的夜景画,凡是到过这里的游人无不赞美这峡谷的新城,怒江的一颗明珠。

丙中洛:

丙中洛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东邻迪庆州德钦县,南连捧当乡,西接与缅甸接囊的独龙江乡,北邻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全乡国土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

丙中洛境内有国家级4A景点3个,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和丙中洛田园风光,省政府批准的一级景点2个,二级景点6个,三级景点3个。丙中洛呈不规则四边形,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雪山5128米,终年积雪。最低海拔为与捧当乡交界处江面1430米。乡政府驻地丙中洛坝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峡谷深处难得一见的开阔台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整个坝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马洛河分割成三大块,平坝周围的石崖多为羊脂玉岩,南为贡当神山,北为石门关,南北遥相呼应,形似“相约无期”的一对恋人,怒江从北部的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从丙中洛南边一直到大拉,形成弯弯曲曲几道弯,最大的一道弯在坎桶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福贡:

"福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率段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中段。东连维西、兰坪两县,南临泸水县,北接贡山县,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142.218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724.64平方公里,辖上帕镇、马吉乡、利沙底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怒族乡等六乡一镇,57个村委会,居住着傈僳、怒、白、汉、纳西、藏等20个民族。怒族是福贡县境内的世居民族,其他各民族人口均在十五世纪以后陆续迁入。

傈僳族和怒族人民都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客人光临,常常以杵酒、烤乳猪盛情款待,主客合饮“同心酒”以示友好。傈僳族和怒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目,婚嫁娶妻,他们就身穿民族盛装,手执琵琶、笛子、口弦、唱民族调、跳民间舞,欢聚一堂,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阔时节”,更是热闹非凡。

贡山: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 °08′一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在2700—4700毫米之间,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日照时数1100—1400小时,无霜期280天。

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巳知的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目167科。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17种,素有“南北动植物的走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期原生物的避难所”、“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有色金属和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全县40%左右的面积属于规划中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核心区。由于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多民族杂居,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四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丰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使这里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和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三江明珠”。

秋那桶:

秋那桶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地处丙中洛乡最北边,距丙中洛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乡道路为通路,交通方便,距县59.00公里。南邻甲生村,北邻察隅县察瓦罗乡。辖青那、石普、初岗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99户,有乡村人口11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69人,劳动力61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17人。

全村国土面积427.61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17,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490亩,人均耕地2.99亩,林地428,713.1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傈僳族澡塘歌会:

澡堂会,又叫“春浴节”。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据说,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时间都在农历十二月至次年正月间择日举行,时间一到三天不等。

  农历正月,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一大早就带上干粮菜肴,背上行李, 到野外食宿。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 前往。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通常是长辈先洗,青年后洗。男的洗浴时,妇女们相约去备饭菜;妇女洗浴时,小伙们又背上背篓,钻进深山密林去拾柴打猎。

  参加“春浴”的人们,一般在离温泉半里左右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他们在温泉都要住上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据 说,经过这样反复洗浴,就能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中。

  每年春节,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泸水十六汤温泉洗浴,永圣洁的温泉水洗去污秽,迎来吉祥。在这里,人们通宵达旦赛歌,年轻人则交友订终生。

举报 | 分享 | 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探索者大斌 发表于 2016-12-22 13:23:14
此行程已经成行,放心报名!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05010077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