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太白山南南穿越之第二日—风云突变 登顶受阻

相关目地的

            52日,徒步自海拔3100m的南天门至海拔3600m的大爷海,共计8km
            2日一早,昏昏沉沉中听到有人开门并惊呼:“下雪了”!大家睡意全无,只见屋外大雪纷飞,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狂风四起,絮絮绒绒的雪花正被吹得扑簌簌地飘入门内,煞是好看。
            起身,下床。头重脚轻,注意力无法集中,就连走过从住处到南天门的小小缓坡都娇喘吁吁,是昨晚睡眠质量不好的结果。雪势渐小。寒风中瑟瑟地站在南天门寺庙门前,西北望去,远方的跑马梁已经羞涩地藏在了浓云背后,偶尔孩子般顽皮地掀起面纱撩拨一下我好奇的内心。西面群峰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过了一会儿,轮廓渐渐清晰起来。突然,一片巨大厚重的浓云贴着地面自北向南汹涌而来,如同一条覆地巨龙翻腾起漫天白色的尘埃,快速地为跌宕起伏的山川披上了一层洁白而合体的纱衣,凸凹有致,美轮美奂。
            雪虽小,风未止。不知不觉指尖已经麻木,赶紧跑回接待站,准备早餐。没有食欲,胡乱地吃了几口,待命出发。事先胖哥说过,风雪中攀登太白山非常危险,迷路、失温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只有等待,期待风小天晴。猛烈的大风依然咆哮不止,吹得简易房猎猎作响,吹得每个人的内心万分紧张。我不甘心就此止步,我不相信停滞不前,确切地说,我还从未做好接受撤退的心理准备。等待,漫长地等待。。。相信此时胖哥的煎熬程度肯定超过我们任何一个队员。一个小时过去了,风雪未止;两个小时过去了,雪虽驻,风正劲;三个小时过去了,风势稍减。。。终于,大概10点左右,太阳才肯同意与我们相见,并安抚了狂风那颗焦躁猖狂的内心,使它平静了下来。
            收到胖哥出发的指令,大家狂喜不已。激动万分的我在下一个小坡时,腿发软踩上了一条细小光滑的树根,跌了一跤。山岳拉起了我,并玩笑地说:“最不该摔跤的人却摔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今天完全不在状态。
            雪后的路有些泥泞,遍布着不规则的大小石块。盘根错节的树根,如同手臂上根根暴露的青筋,也前来凑足热闹。沿密林小径前行了大约2km,就来到了17人住宿的药王殿。他们的住宿条件比我们差很多,简陋的窝棚里泥水横流,连摆放鞋子的干燥空间都没有,可以想象他们休息的状况也不会太好。
            队伍集结出发,向太白峰顶拔仙台方向挺进。穿过稀疏的红枫林,草甸风光尽现眼前。一大片枯黄的干草铺展在平缓的斜坡上,中间点缀着丛丛簇簇的高山杜鹃。不同于山下枝繁叶茂花香扑鼻的高大杜鹃树,这里的杜鹃低矮如荆棘,它们叶细枝小,你拥我挤地成簇分布,依然是一片毫无生机的黄褐色,可见,高山上春天的脚步还是来的慢了一些。
            我脚步沉重地走在队伍的后面,有了足够的时间欣赏周围的风景,这也未尝不是好事。斜切上山,过石河后很快来到玉皇池。气喘吁吁地扔掉背包,一刻也不想动了。在四面透风的亭子里就着热水啃了一个半葱花饼,喝了半碗赌徒做的菜汤,感觉稍好。走出来仔细观察这个闻名遐迩的高山湖泊。湖面的结冰尚未融化,只在南侧边缘部位出现少量的融水。伏冰的边缘覆盖着厚厚的一圈积雪,中间部位的积雪如同鱼鳞呈叠瓦或条带状分布,那是风的杰作。从地质学上讲,玉皇池同它上游的三爷海一样属于冰蚀湖地貌(具体形成过程详见文末的地质小常识)。我在此观察了很久,感叹大自然的造化,赐予了人类如此优美而安静的高山明珠。能欣赏到碧玉般的绝美风光,真的是我们的好运气。
            从玉皇池到三爷海虽然距离不长,但一直在在巨石上舞蹈着拔升,还要克服五六级大风的阻力,着实费了些气力。好在大石块下流水的潺湲叮咚之音为我缓解了些许疲劳,亦步亦趋地缓慢上行,走走停停。三爷海是一典型的冰蚀湖,呈长条状分布。仔细观察其上下地形及冰川移动留下的擦痕,推测第四纪冰冻时期,来自二爷海的巨大冰川在此驻留一段时间,挖蚀了岩壁和基底,而后向玉皇池方向移动,最后冰川消融在玉皇池,完成了它的使命。
            继续顶着刺骨的寒风奋力向二爷海进发。我、不倒翁和月上柳梢头三人走在一起,我们之后是胖哥和OLD DU,再后面是罗宾和Lily,青青绿竹处于最后。手台中不断地传来前队林点点他们到达二爷海,到达垭口,在大风中登顶拔仙台的消息。那曾经是我的登山节奏啊!第一次走在后队的位置,内心虽然着急,理智告诉我必须清醒,面对现实,高海拔的情况下不能乱了节奏。
            愈上行,风愈猛烈。路面积雪和融水并存,有一段甚至有攀登珠峰的感觉,一股强风吹来,风雪迷目,雪子飞扬,赶紧用手杖支住地面,才勉强没有被风吹倒。当我们到达二爷海垭口之时,已有队员从拔仙台返回。垭口处狂飙怒号,响彻山谷,如同把把利刀,无情地割向弱小而无助的我们。刚要开口说话,八九级的烈风吹过,顿时气结而不能呼吸。
            我赶紧放下背包,掏出一件嫩粉色长款羽绒服。刚抓到手里,它就横着飞了起来,如同一面旗子在风中舞动着,我用冻僵的双手死死地抓着它,胡乱包裹住发抖的娇小身躯,生怕它像赌徒仅戴了一次的帽子一样杳然不知所踪。
            不倒翁也换上了一件薄羽绒,他高反严重,一路忍受头痛的折磨,但行路并不输年轻人。他一直是我最敬重的前辈,不仅体能好,更重要的是他心地善良且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此刻,他双手红肿赤裸地站在风中,我提醒他带上手套,他回答说手套可能被风吹走,还说目前风势正劲,先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一下(第二天才发现手套在自己包里,可能高海拔导致暂时的记忆力下降)。只见他缩瑟地侧卧在了一块巨石后面,平时175cm的魁伟身材,在巨大的岩块旁显得那样的孱弱和单薄,满头苍苍白发也被狂风吹得凌乱不堪,看了着实让人心疼。我双眼潮湿,一片模糊。
            月上柳梢头和OLD DU已经超过我们,爬到了半山,不停地呼叫我继续登顶。不倒翁听到,起身走过来说上吧。此刻的风势不减反增,我看了看不倒翁裸露的双手,招呼胖哥过来。胖哥找手套的功夫,我望了望远处拔仙台附近队友们大风中飘摇的身影,考虑了一下自己不佳的身体状态,试探着说要不不登了吧。胖哥看出我没有太大的信心,说那就别登了。不倒翁也说下撤吧。
            没有登顶的遗憾使得走向大爷海的那段雪路脚步异常沉重,以至于没有心思欣赏周围的景致。恰时朔风凛冽,彻骨生寒,触目高原,倍觉凄怆。内心的颓丧加之高海拔风雪天气带来的寒冷双重裹挟着我,到达大爷海接待站时,我已嘴唇发紫,浑身战栗,裹上棉被还不停地瑟瑟发抖。
            晚餐毫无食欲,吃了几口方便面又回到床上裹紧棉被,紧闭双目。头并不痛,只是浑身无力,周身寒冷。登顶或未登顶的队员们陆陆续续地返回,聚在一起欢快地吃着晚餐,与众人分享着一路的艰辛和登顶的快乐。而我,孤身一人躺在冰冷的床铺,内心五味杂陈,一股凄凉之感涌上心头。窗外,大风依旧,吹得简易房快成了废铜烂铁。。。

    第一集:秦岭太白山南南穿越之第一日—美景如画 所向披靡
    第三集:秦岭太白山南南穿越之第三日—石海纵横 完美收官

    地质小常识: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地貌:
    1)冰斗湖
    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顶和分水岭的地方,总是形成一个集水漏斗的地形。当气侯变冷开始发育冰川的时候,这种靠近山顶的集水漏斗,首先为冰雪所占据。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流动而成冰川。冰川对谷底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地工作,原来的集水漏斗逐渐被刨蚀成三面陡崖环绕、一面向山下敝开的坐椅形洼地,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坎。这种地形叫做冰斗。当冰川消失之后,冰斗中积水则称为冰斗湖。
    大爷海和二爷海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冰斗湖。大爷海位于拔仙台西北,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二爷海位于拔仙台西南,坎口朝南。
    2)冰蚀湖
    冰蚀湖是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古冰川流动过程中对岩性较软或破碎岩石带挖蚀而成的一种负地形侵蚀地貌。常沿岩性软弱带或NENW 向构造线成串珠状延展。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湖泊。这类湖盆平面形态呈长条状,冰蚀湖湖岸平缓,常有漂砾残存,部分湖岸地带现代冰缘形态非常发育。冰蚀湖的湖底湖畔多为巨大的石条、石板平铺,部分为裸露基石。
    三爷海是一个受断层影响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485米;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380米。
    3)角峰
    角峰是指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因冰斗后壁不断后退,使所围山峰成为高耸尖锐的山峰
    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便是一座未发育成型、不太典型的角峰,它的西北发育大爷海冰斗,西南发育二爷海冰斗。
    玉皇池
    三爷海
    二爷海
    远观太白山之巅--拔仙台
    大爷海
    (美图来自于摄影师远方飞扬,深表感谢)

    赞(83)

    收藏
    邀请
    邀请

    分享
    发表评论举报评论(0个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惠萍 2016-5-6 23:22:58 查看全部
    努力吃到我这么胖就不会太冷了,看来冻的太狠了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月下门 -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05010077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