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博文:读乾隆《游盘山记》

相关目地的

    lily 2014-4-28 13:22:42
           网上说,你所看到的只是盘山景区的一角——从山门进去到挂月峰下来!(这也就是我这次的下山路线)在乾隆年间,盘山不是这个样子,都是很自然的风光,几乎没有人造景观,特别是那时的水很多,(这个可以想象)。看了下面这篇博文,得知天成寺是最该看的,这里保留的大多还是当年的风貌和乾隆的笔迹。可是我怎么就没有注意这个寺呢?如下博文:读乾隆《游盘山记》,博主qingqing66136
        闲暇时,喜欢阅读蓟县的志书。随着阅读的深入,感觉书中一个个文字,宛如时钟的秒针,叮当作响,敲出蓟县历史的悠久,让人爱不释手。而《艺文志》中,清高宗乾隆《游盘山记》,更是久藏于心,不能暂忘。
       “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是为盘山。”盘山属燕山山脉,经由燕山与北部的太行山相连,故“连太行”;并共同成为京北的天然屏障。蓟县鼓楼的北面,至今悬“畿东锁钥”匾,其“拱神京”可见一斑。又南通山东碣石,东临渤海,在蓟野莽苍而行,与长城相拥,和黄崖相辅。在这里,高宗乾隆连用六个动词,就将盘山的起始、作用以及依山傍水、扼关守塞的地理形势,勾勒无遗。
    蓟,为古冀州之地。太行、燕山,迤逦而来,诸峰于此荟萃,星罗棋布。而盘山之挂月峰高864.4米,有“京东第一山”之誉,其他峰峦,参差不齐,却只能望其项背。因此,乾隆在《游盘山记》中称:“如星拱北,而莫敢与争者也。”
       盘山之为“盘山”,乾隆以为“其为隐者之所盘旋,则一也”。这里的隐者有“魏田畴”和“自齐而来的田盘”。清乾隆年间的《钦定盘山志》,对田畴有记述。“田畴,字子泰,无终县人。董卓迁汉帝于长安时,幽州牧刘虞闻畴奇士,遣问行在。田畴循间道至长安,至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蒙尘,不可荷佩恩宠,辞不受。得报还,虞已为公孙瓒所戕.畴谒虞墓,哭泣返命。瓒怒收畴,畴不为屈,瓒壮之。畴得北归,率族人得入徐无山中,从而徒者五千余。”在这里,田畴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盘山呢,也因栖息过这样一位高尚之士而著名。田畴生活在东汉末年,恰逢乱世争雄,他与曹操、诸葛亮以及夏侯惇之间的事迹,在2006年10月政协天津市蓟县委员会编纂的《古蓟州》第四编“乱世更迭”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洛阳修建白马寺,誉称“中国第一刹”。稍后,佛教传入蓟县(时称无终县),建“香林寺”。应该说,二寺同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蓟县具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对于这样一个史实,乾隆在《游盘山记》中写道:“山有盘谷寺,自唐宝积开堂,代有名宿,憨山、拙庵,后先辉映,是为佳话。”拙庵,法号“智朴”,徐州人。15岁时出家为僧,深得禅机。35岁时,他来到盘山,在青沟结庐而居。青沟多虎狼,自智朴结庐,凶恶的野兽都纷纷逃跑。清代康熙皇帝一生到盘山九次,与智朴互相唱和,交往甚密。智朴又九阅寒暑,完成《盘山志》。乾隆一生曾在28年的时间里巡幸盘山32次。为昭彰诗僧智朴与康熙的诗文交往和撰写《盘山志》的功绩,以及所显示的一代诗僧的才华,乾隆皇帝特别赐智朴为“进士”,并敕令在盘山南天门下重修智朴墓。赐释僧为“进士”,亦乾隆皇帝的一佳话!但作为有为皇帝,乾隆对治国之儒时刻不忘,他说:“然吾儒木石居,而鹿豕游者,田畴之后无闻焉。”含于其中的既有遗憾之情,更有期望之意!
        传,盘山有七十二寺,抗日战争时期,才被大量焚毁。据此说,我们可以想像康乾时期,盘山佛教之盛,寺宇之多。《天津市·盘山志》中,载有感化寺、天香寺、天成寺、千相寺、上方寺、云净寺、古中盘(正法禅院)、云罩寺、盘谷寺、东甘涧观音庵、西甘涧净土庵、万松寺、法藏寺、双峰寺、报恩寺、金山寺、招提寺、白岩寺、瑞云庵、水月庵、报国寺、白峪寺、观音庵、报国庵、华严庵、香林寺等。“自古名山僧占多”,盘山也不例外。对此,乾隆在《游盘山记》中写道:“四顾梵宇精蓝,依山隐谷,镂峰磨石,刻画天真。”今日读来,如看画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但是,真正让山水著名的是文。盘山美,但“乏柳州西山之文,杜陵北征之作”,乾隆认为是憾事。据《清代园林图录》记载,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余首,而吟咏盘山的诗作竟多达近1700首,其中著名的有《盘山》、《望盘山天成寺江山一览图》、《望盘山口号》、《云罩寺作》、《经盘山晾甲石》、《再题盘谷寺》《云罩寺留题》、《等云罩寺定光佛舍利塔》、《望盘山雪色》、《盘龙松歌》等。这些诗歌中,不乏意境深远,诗意浓郁、语言优美的诗句。如《盘龙松歌》的“何处无松,盘山之松天下松之宗!”成为歌咏松树的千古名句。乾隆以帝王之尊,以1700百首诗作之多歌咏盘山,竟称“乏文”,其实是别人未写,而自己大量实践后一种骄傲!因为,仅就其“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是为盘山”而言,亦足称盘山吟咏的千古名句,更何况其于盘山静寂山庄、天成寺、万松寺、东西甘涧、云罩寺、古中盘、白云寺、少林寺、千像寺的131处摩崖石刻,都可于身后照古耀今。
        在《盘山游记》中,乾隆用过半的文字描述盘山。盘山气势雄伟,人文浓郁,山秀林密,名僧辈出,蓝宇精美――盘山可赏、可重、可亲、可喜!因此,乾隆七年秋,皇帝乾隆“谒陵回銮便往游之”。他“斥警跸,减仪从,轻舆朝陟,搴萝扳磴”,看到“泉白山青,飒然林空,郁然松翠”, 于是“停盖驻辔,怡情纵目久之”。在这里,乾隆边行边赏,一气呵成。其气势之顺畅与“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遥相呼应!但帝王毕竟是帝王,虽“省刍从”,“而近御执事者汗雨挥而尘烟腾”,荣华非同一般!这些,与乾隆文中清幽雅致的盘山是不和谐的,此时,乾隆自我解嘲,写道“向诮隐者之绝少,翻疑隐者之避而远去”——真正的隐者是无意与皇帝之荣华富贵为伍的!乾隆进一步想到“千乘万骑不可以游山”,“隐者”尚且“避而远去”,何况山灵呢?因此,乾隆幽默一笔,写道:“山灵将毋笑其不韵也耶?”
       《盘山游记》以实起,以虚收,一波三折,文气顺畅,华而实,灵而稳,丰满端庄,同时不不乏俏皮幽默。
       《游盘山记》写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其碑文现存于天成寺前。碑的阳面为该文。碑的阴面为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写的一组吟咏盘山的诗作。乾隆皇帝一生喜好游历,迷恋山水,自称“山水与我有夙愿,每遇佳景辄欢畅”。除下江南,上热河外,游历次数最多,留下手迹最多的当数蓟县的盘山。


    赞(15)

    收藏
    邀请
    邀请

    分享
    发表评论举报评论(0个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月下门 -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05010077号-2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