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 兴化地图

兴化概况

608

简介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是泰州市代管的县级市,这是一片神奇的工地,被誉为“水浒摇篮,板桥故里”,也被称为江苏威尼斯的水乡城市。兴化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兴化油菜,全国挂帅”,拥有世界四大花海之一“千岛菜花风景”,闻名遐迩。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海鲜,水产资源非常的丰富。不仅如此,这方神奇的土地孕育一批又一批人杰,名闻遐迩。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诞生于此。

语言

吴语
兴化方言属江淮方言区。明初,大批苏州移民迁入,因此兴化方言亦含有吴语成分。

宗教信仰

佛教

历史文化

古城兴化已逾两千多年历史,
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楚国上柱国昭阳是兴化开埠之人。他是楚王族昭、屈、景三姓的后裔,曾与魏战于襄阳,以下八城有功,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作为他的食邑。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
秦汉隋唐时, 兴化先后隶属于临淮、广陵、江都,皆古扬州地, 其范围在海陵(今泰州市海陵区)之北、盐渎(今盐城)之南。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县的一部分。
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武义二年(公元920年),自海陵县划出部分为招远场,当年改为兴化县,这是兴化县治的开始。五代《南畿志》亦有类似记述,并载当时的兴化县隶属于江都府。《文献通考》记述,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南唐时属海陵(后下通称泰州)。
宋代的兴化,始隶扬州,后改泰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割县(兴化)治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兴化县治,隶泰州。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又建高邮为军,仍以兴化隶属,后又隶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复隶高邮。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兴化属高邮府,隶扬州路。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兴化属高邮州,隶扬州府。
清代(公元1644-1911年)初沿袭明的旧制,为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后直隶扬州府。
辛亥革命以后,兴化县直属江苏省。

以下门友刚刚浏览这篇攻略:

联系我们 邮箱:yuexiamenwang@126.com   电话:13911517804      京ICP备2000979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239号

返回顶部